媒體
  • 澳廣視新聞
  • 政府消息
  • 濠江日報
  • 澳門日報
  • 力報
  • 新華澳報
  • 正報
  • 華僑報
  • 現代澳門日報
  • 論盡澳門
  • 澳門平台
  • MediaOutReach
  • 美通社
  • EQSGroup
分類
  • 澳聞
  • 經濟
  • 要聞
  • 體育
  • 藝海
  • 即時新聞
新聞
  • 高雲翔傳再婚育有一女
  • 騷前錫身的職業操守
  • 張信哲一周一唱保狀態
  • 林襄體驗韓國醫美之旅
  • 胡歌訪台:我們不分彼此
  • 王星越頻受狂粉干擾
  • 劉青雲與“忠粉”拍戲過足癮
  • 徐榮酸甜苦辣比喻演藝生涯
  • 汪明荃獲藝發局頒終身成就獎
  • 陳嘉桓頒獎畀媽咪
  • 陳慧琳大讚盧瀚霆歌藝
  • 視事關心
  • 節目表
  • 金赫拉擬進軍海外市場
  • 珍妮花安妮絲頓轉型寫作響頭炮
  • 比莉艾殊疑妒忌泰萊斯威特
  • 絲安娜米勒玩姊弟戀受困擾
  • 姬絲汀娜阿嬌萊拉設“枕邊話”熱線
  • 防彈少年團Jin退伍今見粉絲
  • 樂善軒粵劇曲藝會知音今響鑼

金曲獎欠人性化

2024-05-18 06:35

    金曲獎欠人性化

    台灣第三十五屆金曲獎雖然在下月底才舉行,惟日前公佈入圍名單卻先鬧出笑話,陳奕迅與林家謙因監製的歌曲《社交恐懼癌》入圍最佳專輯製作人獎,而在公佈入圍名單時,女主持在讀出陳奕迅的名字後,很順口的把林家謙讀作陳家謙,雖不能算大事,卻也令當事人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“金曲35”入圍名單的遺憾,可不止讀錯入圍者姓氏,還有粉絲希望大會可以在活動上向李玟頒發特別貢獻獎,惟評審團主席解釋李玟的身份不符合大會的要求,是以無法向她追頒特別貢獻獎。然而李玟的二姊李思林表示:“相信金曲獎是一個包容的獎項,希望會有一個例外吧!”台灣金曲獎中的特別貢獻獎,類近於大家所認識的終身成就獎或金針獎,旨在表揚有所貢獻者,並沒有規定獲獎的人數,可以是多人同時獲獎,也可以從缺。

    惟大會早已明文規定特別貢獻獎的個人“被推薦者”,必須是台灣人,而李玟在香港出生,國籍則是美籍,因此資格不符合。

    粉絲的願望當然不難明白,因為李玟的真正崛起之地是台灣,而她生前從沒得到過金曲獎,是以粉絲才希望縱然她生前得不到,也希望大會可以追頒;至於李思林的想法大概也是一樣,只希望妹妹可以少一個遺憾。奈何大會既搬出了規章作為依據,也只能說勉強不了,不然的話便是強人所難。

    平心而論,以李玟昔日在台灣的熱度,絕對有資格獲得金曲獎中的特別貢獻獎,惟礙於規章所限資格不符,也只能說大會的規條過於僵化。畢竟金曲獎都已經是第三十五屆,當初訂立的規條未必適合現今的社會,若盲目依從規定而漠視渴求,便稍欠人性化了。

    娛翁